第二届“飞天论健”暨西北健康管理论坛隆重召开!

2020年9月25日—27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体检与评估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承办的第二届“飞天论健”暨西北健康管理论坛在兰州隆重召开。大会开幕式由兰大一院健康体检中心高琴主任主持。

大会盛况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周文策为大会致开幕词并向各位莅临专家表示欢迎,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为大会进行线上致辞,预祝大会顺利、圆满召开。此次论坛邀请到国家卫健委医管服务中心罗昊宇处长,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陈明主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委郭清,湘雅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伟等多位知名专家出席。此外,还有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各地专家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专家讲座

大会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陈飞教授进行宫颈癌筛查专题讲座,授课的主题为“HPV检测在中国宫颈癌筛查策略中的价值”,陈飞教授从我国宫颈癌筛查现状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宫颈癌HPV筛查策略在我国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概括如下: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细胞病理学医生严重缺乏,加之细胞学敏感度低、难以质控等问题,十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而死亡率下降不明显,自2005年我国启动“两癌筛查”项目以来,全国总筛查率仅30%。

相比于细胞学筛查,HPV筛查的敏感性更高,可达90%以上,并且客观性、可重复性好,并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可批量检测,对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HPV检测更适用于一线初筛!

我国自2015年开始试点HPV初筛,至2017年,已将HPV单独初筛策略纳入我国首部《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随着检测技术的提升,以及研究的深入,HPV检测已被多个国家和组织证明,能够单独用于宫颈癌初筛。宫颈癌的筛查正在转向以高敏感性HPV检测为主的筛查策略。”

在讲到HPV检测技术时,陈飞教授说:“HPV筛查技术鱼龙混杂,快速精准的筛查技术严重缺乏。采用HPV检测的目的是发现CIN2+的高风险人群,对检测方法的临床敏感性的验证(cut off值)至关重要,宫颈癌筛查质控仍是重中之重。

我国药监局在2015年制定了“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明确提出用于初筛的产品需经严格的临床预期验证

HPV检测技术新规范:

 接着,陈飞教授分享了两篇文献研究:

2018年美国临床病理学会官方期刊,刊发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合作,对华西妇产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宫颈高级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国内HPV杂交分型试剂(某23种和27种)对宫颈癌的漏检率为12.4%

也就是说,并不是分型越多越好,要针对预期用途进行临床有效性验证!

2008-2012年,罗氏公司在美国进行了HPV用于宫颈癌初筛的大规模的临床前瞻性研究,纳入47000人,研究发现,单独使用cobas HPV初筛,对宫颈CIN3+的敏感性达93.5%。优于单独细胞学筛查,等同于细胞学与HPV联合筛查。为此,美国FDA在2014年批准其能够单独用于宫颈癌一线初筛。

陈飞教授说:“目前,国内也有比较优秀的产品,其中,默金生物的HPV检测产品与罗氏cobas HPV经国家药监局一致性考核研究,符合率为97%-99.5%,验证了其客观有效性!”



  小结   

1. WHO 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的实现,发展中国家“筛查”是关键

2. 我国努力完善筛查指南和规范宫颈癌筛查技术及质控,仍然任重道远。3. 宫颈癌筛查策略中,HPV检测逐步成为初筛的首选方案4. 对于HPV检测来说,最重要的检测指标是临床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来决定那些人可以回归到常规人群管理,而不需要进一步的积极治疗。5. HPV检测不是仅仅为了检查HPV感染,而是为了发现已经存在的CIN2+病变和预测CIN2+的风险。

假阳性和假阴性HPV检测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误判和误导,都会引起公共卫生损害风险,导致治疗不当,频繁检查和侵袭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