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理学会(ASCCP)和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联合发布―宫颈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指南,更新了宫颈癌筛查流程,特别提出要对细胞学阴性、HPV阳性的30岁以上女性进行HPV16/18基因分型检测(见下图)
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在2001年和2007年两次发布了关于异常宫颈细胞学筛查和宫颈癌前病变的管理共识。2013年3月21日再次发布了更新的宫颈筛查指南,对联合检测中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巴氏涂片或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但并非两者都阳性)进行了规范。
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ASCCP),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Cancer Society,ACS),美国临床病理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Pathology,ASCP)在累积了9年,共计140妇女参与的北加利福尼亚Kaiser医疗保健项目(Kaiser Permanente Northern California Medical Care Plan,KPNC)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数据的基础上[4-6],由47位专家,代表23个国际卫生专业组织、联邦机构和国际组织,于2012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Bethesda会议上更新了宫颈癌筛查联合指南并达成一致意见,由ASCCP牵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进行了关于宫颈癌的共识性指南修订,并于2013年3月在线公布最新宫颈癌筛查管理指南。
指南修订的主要焦点在于对2006年指南中不妥的部分进行了重新审查,以及对于未明确意义或不满意的细胞学结果的处理。新指南中延长了筛查间隔,并强调联合筛查(细胞学和HPV检测),对于各种检测结果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指南建议:
21岁以下女性不再接受宫颈癌筛查及高危HPV分型共检,宫颈细胞学检验方法被推荐用于30岁以上女性的筛查。
联合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包括细胞学和HPV检测其中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采用阴道镜检查或HPV DNA分型进行进一步检查。
强调对细胞学阴性、HPV阳性的30岁以上女性进行HPV16/18基因分型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细胞学正常结果中存在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这一癌前病变高危人群,以及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人群加强随访观察。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