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71项研究,共3万多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检测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包括不同HPV型别在宫颈低级别病变、高级别病变以及宫颈癌中的分布频率。研究表明,在正常或细胞学异常的女性宫颈细胞内,存在着约40多种不同型别的HPV病毒。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的感染频率也相应增加,但不同型别HPV的频率有较大变化,特定型别的HPV出现“富集”,而有些类型则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不同等级宫颈病变中,HPV分布频率比较

下图(右)所示来自WHO-IARC的研究结果(左),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频率显著增加,中等风险型HPV的频率下降,有些甚至消失:

  • HPV16和HPV18占24%的LSIL,却占宫颈癌70%;
  • HPV26/53/66/73/82占18%的LSIL,只占1.2%的 宫颈鳞癌和0.2%的宫颈腺癌;
  • 在宫颈腺癌中,只检测出了HPV66,其他中危型均未检测到。

WHO-IARC在2007年发布的《IARC人类癌症风险评估专著—人乳头瘤病毒》中,根据人乳头瘤病毒(HPV,Human Papilloma viruses)不同型别在全球各大洲L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ADC(宫颈腺癌)及SCC(宫颈癌)的分布情况,对其进行了分类。其中,HPV16及HPV18在全球宫颈癌中最为常见,有超过70%的宫颈癌患者感染。其余高危型按分布频率依次为HPV31,33,35,39,45,51,52,56,58,,59,68,可能的高危型有5种,26,53,66,73,82。在IARC 2018年新发布致癌因素分类中,将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列为具有足够证据的致癌因素。

下载:WHO-人类致癌物质的界定-原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