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武汉,共同交流宫颈癌筛查与防治策略及新技术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委会
“两癌”规范化筛查技术与策略研究培训班(武汉站)
湖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疾病防治专委会学术年会暨宫颈癌筛查新技术推广班
2019年9月20日,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承办。

大会现场

默金生物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召开卫星会,向专家学者们介绍了Silgolbio HPV,该产品采用新一代多重荧光基因扩增技术,是国内首个通过宫颈癌初筛试剂一致性考核产品。
会议围绕宫颈癌新技术,国家“两癌”规范化筛查技术与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讨论。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妇产科及妇科肿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这场学术盛宴。
王临虹 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如何选择符合国情的筛查策略与目标
首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王临虹教授从宏观角度,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数据介绍了我国宫颈癌筛查的现状及未来。她首先讲,在过去的30年,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率和发病率仍在全球女性癌症中排名第四。WHO在2019年“全球消灭宫颈癌计划”中明确提出2020-2030宫颈癌防控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其中要求70%的34-45岁女性有过高敏感的宫颈癌筛查。
接着,王教授分析了我国的筛查现状,她说:“中国在2001年后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的宫颈癌筛查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的筛查覆盖率仅约30%,主要由于中东西地区发展不均衡、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严重缺少病理学医生等原因。”
最后,王教授引用美国、英国等经验数据,如果在细胞学筛查基础上加入HPV初筛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并且在疫苗的基础上保持较高的筛查覆盖率,较仅接种疫苗而不筛查,可提前约70年消除宫颈癌。
魏丽慧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鉴于HPV的高敏感性,HPV初筛的方法越来越多
北大人民医院的魏丽慧教授授课的主题是“中国宫颈癌防治的挑战和机遇”。魏教授从宫颈癌筛查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和国内的宫颈癌筛查现状及研究成果,并对我国宫颈癌筛查的现状及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如下:
1. 多年使用细胞学筛查,没能更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2. 鉴于HPV的高敏感性,以HPV作为初筛的方法越来越多,细胞学不失为分流的有效方法。
3. WHO2019年宫颈癌筛查和诊疗目录,提出宫颈癌HPV筛查,没有再强调细胞学
4. 自2014年首个HPV用于宫颈癌初筛的大型研究(Athena)确认HPV16/18分型用于宫颈癌初筛的方法。美国、欧洲等多国相继开展HPV初筛,HPV初筛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5. 2017年,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发布,提出HPV初筛策略。
6. HPV疫苗更适用预防,建议年轻女性接种,生育年龄的女性应更加强调宫颈癌筛查。
吴绪峰 教授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腺癌,单筛,HPV优于TCT,双筛可提高敏感性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吴绪峰教授授课的主题是“AIS与腺癌的筛查困境及思考”。吴教授从我国宫颈癌发病趋势引入,她首先讲,半个多世纪以来,腺癌占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最初的5%发展到现在的25-35%。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相对于宫颈鳞癌,宫颈腺癌的关注度较少,然而其五年生存率确远低于鳞癌。
接着,吴教授讲述了对于宫颈腺癌的筛查,首先讲到细胞学的作用,她引用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对约59万例细胞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腺癌检出率仅0.63%,我国广州金域中心的回顾性分析发现腺癌报告率仅0.05%,湖北省2018年两癌筛查采用人工智能TCT技术,37万妇女中无一例筛查出腺性病变,细胞学对于腺性病变的敏感性仅为23%-72%,而对于鳞状病变敏感性可达80%。
其次,在讲到HPV在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时,吴教授用一组算式表明了HPV的作用,90%的普通宫颈腺癌可以检测到HR-HPV,而宫颈普通型腺癌占90%,90%×90%=81%,即HPV对于普通腺癌敏感性至少高达80%,优于TCT,并通过引用国内外的临床病例进行了说明。
最后,介于腺癌的特殊性,吴教授提出了对于宫颈腺癌的诊断,应在“三阶梯”的基础上,改进为“3+2”模式,即在筛查+阴道镜+组织学的基础上,加入问诊(consultation)以及触诊(inspection+palpation),应全面的了解病人的情况。

“来自中国微生物学会的专家就HPV病毒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HPV检测中的问题,专家提到以下几方面:
关于敏感性
灵敏度与特异度是一对互补的性能,高灵敏度必然会牺牲一定的特异度,而用于宫颈癌筛查的HPV检测试剂应更多地强调灵敏度,对于高等级病变的灵敏度应至少≥90%。
关于检测型别
导致宫颈高等级病变的主要是14种高危HPV病毒,低危型检测的临床价值尚不明确。
关于分型
HPV16、18分型用于辅助宫颈癌筛查中阳性结果的分析是有临床意义的。不应盲目扩大分型范围。美国FDA从未批准过任何一款杂交分型试剂。
关于定型还是定量
此类试剂的样本采集方法不利于量值溯源,无法保证定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应为定性检测。
试剂简评:
“罗氏cobas HPV是美国FDA批准的用于宫颈癌一线初筛的HPV检测试剂,其对于CIN3+的敏感性达93.5%。默金SILGOLBIO HPV是国内唯一通过与美国宫颈癌初筛试剂一致性考核产品,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符合率达97%。且平台开放,更符合中国国情”
”
“罗氏cobas HPV是首个获得宫颈癌初筛的产品,满足宫颈癌一线初筛的条件,同时也能用于与细胞学联合筛查,及细胞学阳性的分流,在国外被普遍使用。然而,由于其试剂与仪器、耗材绑定,较为封闭,价格偏高。目前,除默金Silgolbio HPV外,国内无一家通过与初筛试剂一致性考核。这足以证明其优异的品质。”
—— 吴绪峰 教授
“默金Silgolbio HPV是经CFDA注册的,通过宫颈癌初筛试剂(Cobas HPV)一致性考核产品。具有优异的品质,同时也拥有更开放的平台。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降低了价格,是一款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HPV检测产品。在WHO消灭宫颈癌计划,以及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希望这款产品能够越来越多地被推广和使用,为呵护中国女性的健康做一份贡献。”
—— 陈忠 默金生物总经理